產品學習營來到第三週,這次 KKday 出題挑戰即便我作業寫完了,實際狀況不像夢境被全部同學無情只給 1 分,整體的衝擊還是相當大,其中有夥伴跳脫框架令人耳目一新的洞察與解法,跪著看完的觀摩,當然也少不了抖 M 的導師點評。

同學們後續討論也有幾個過程中的難關與我自己的反思,除了這次報告以外,或許也是面對產品時會特別費心的難題。

訪談對象決定優化方向

訪談對象數量要夠多,才能足以代表產品用戶,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到底可以找到多少受訪者,代表性程度又是多少,過程中我時常自我質疑,這真的是大多用戶面對產品的場景嗎?

而這些用戶的行為要透過歸納分類,例如親和圖等模型收斂進行抽象化,但是這些用戶屬性到底是保留還是捨去呢?時常在此陷入膠著。或許在每個夥伴重複遇到同樣的用戶情境,就不要天人交戰,勇敢決定。

User Journey 從接觸點發揮

在經歷用戶旅程時無論是自家產品或是替代產品都應該納入,但有可能遇到使用頻率不高的情況,該不該腦補進來,理當不行,但如此一來痛點該去哪找呢?如果接觸點不足,是否要再找另一群人?那是要重新訪談還是重新拉一次 User Journey?

如果不是因為小組需要共用,我可能會把訪談時對產品有許多接觸點的用戶為 User Journey 主角,借鏡替代產品的使用情境與功能,再深挖痛點與解法,雖然不曉得錯還是對……

認知邊界影響規劃完整度及深度

因為是實際產品的功能優化,在功能的可行性其實受到許多未知的技術限制,很多時候過於理想化,解法的背後所需的成本很難預估,到底需要考量到多深對我們而言相當困難,也牽涉到自我認知範疇,對產品甚至技術層面的掌握度不高時,解法就相對狹隘。

比方說我們想以新功能取代舊功能,但何以已得知的呢?有數據佐證嗎?現實狀況一不慎可能演變為:風聲傳到該功能的團隊中,啊你憑什麼拔我功能啊,當時我們熬夜做了多久知道嗎?又引來一場腥風血雨。

這時候多麼恨自己的小腦袋瓜千百回,但內心遠遠的地方傳來一個聲音道:最好的解套或許是砍掉重練。

從六週壓縮到三週似乎是更精實,讓你更密集的感受對現有產品設計難以割捨的苦痛,面對相對短缺的時間資源逼自己做決策。

我想起幾年前 AppWorks School 學 Swift 時,晚上睡覺夢到還在 coding,如今夢到在 Evonne 面前發問然後大家只給我 1 分的無情場面,無論 App、Web、SaaS、IoT 真的都要用感恩敬畏的心使用每項產品,那是用多少人的腦力(焦慮)換來的。

於此同時已不要求自己精準解題,大概是冀望能用正確的邏輯去思考、看待產品,一道道難題彷彿一片片槓片,蹲下去、扛起來,為產品肌肉做重訓,鍛鍊過程會自我懷疑、往臉上甩八萬個巴掌,或是落入無法跳脫的誤區,當作重訓的菜單吧。